解鎖2021年增量空間 垃圾發電板塊會“真香”嗎
來源:科柏盛環保 發布時間:2021-01-29
2021年,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面臨多重調整。
垃圾焚燒發電是社會剛需,也是建設“無廢城市”、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并非純粹的能源行業,其*要任務是處理解決無害化和減量化問題,供熱發電是資源化伴隨的產物。同時在目前大多數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從發電產品角度來看,具有擁擠成本,即有一定競爭性。垃圾焚燒在我國經歷三十年發展,存量項目高產能基數之下仍有高增長,表明垃圾焚燒項目落地進入又一個高峰期。
從以前“聞垃圾色變”,到現在項目遍地開花,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審批、上馬呈現加快趨勢。自2012年以來,垃圾焚燒發電廠呈指數級倍增。按照當前趨勢及“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會有超過600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焚燒產能將達到59萬噸/日。從區域布局來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裝機容量分別占全國的68%、20%和12%。
垃圾發電產業鏈包括上游垃圾轉運、垃圾處理設備制造,中游垃圾發電廠設計、建造以及下游垃圾發電廠運營、維護。多家機構曾預測“十三五”期間,垃圾發電行業投資空間有望達到2000億—2500億元。整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在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內部收益率均在8%以上,都是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據了解,通常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規模約為2億元以上,且投資回收期較長。
而垃圾焚燒發電上網電價高出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實行兩級分攤。即項目收入包括兩部分:一是地方政府的垃圾處理費,二是發電上網電價。引入補貼政策后,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服務費和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電費收入成為企業收入的兩大支柱來源。“長期以來,企業習慣于將國補視為收益的重要部分,多則占到項目利潤一半左右。”而為提升環境效益的投入卻越來越大,不增加補貼企業已經艱難,再減少電價補貼難以想象。
而2020年末預期運營產能中90%左右均為近年投產,因此補貼限期對企業短期業績影響不大。但若按項目建設運營周期30年來算,國補退坡將直接影響項目后2/3的運營時限。E20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月均中標6.8個,數量較2019年減半。考慮到垃圾焚燒和生物質發電的成本較高和剛需屬性,增速放緩也說明行業告別一味以拿項目、重規模取勝,開始由高速擴張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
如何對不同地域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標準化、精細化的有效管理是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更精密、更先進的技術設備,維修周期短,安全可靠,垃圾焚燒效率高。部分小型企業難以達到環保要求而被相繼淘汰,而規模大的企業受益于技術和規模而效率提升。而拿單能力更多取決于公司的綜合實力,包括技術研發能力、項目運營能力、資金實力。其中光大國際、北控環境、三峰環境、旺能環境等具備業務優勢的部分上市公司紛紛布局。
從目前項目中標的結果來看,中標者雖多為央企、國企以及實力相對雄厚、融資渠道豐富的上市公司。換言之,技術、資金、項目拓展等綜合實力強的區域龍頭企業將在新一輪行業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在此過程中,市場資源進一步向技術好、效率高的企業傾斜,進而推動行業進入深度整合期。隨著市場進一步呈現集約化趨勢,專業運營商的競爭優勢越發凸顯,地方產能將大概率被行業龍頭企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