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污水處理施工圖 千億膜法投資版圖請收好
來源:科柏盛環保 發布時間:2021-02-02
提質增效時代,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市場表現,始終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膜法作為當前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的重要工藝,眼下正處于企業和品牌改革關鍵時期。
尤其是2020年底多部委印發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也讓外界對包括膜設備在內的多項水處理工藝保持了更高期待。當前,我國污水的主要處理標準是達到一級A標準,即實現地表水略低于五類的標準。將污水作為資源或者商品,而不是排放,同時解決了中國的水缺少和水污染問題,就是污水資源化。由于目前水環境已經沒有能力接受和消納污染物的排放,只有從污水到水再到水資源,才算是污水資源化,才有價值體現。
水質要求的提升對污水資源化技術選擇更為嚴格,對技術的先進性和穩定性要求更高。由此可以預期,在政策助推、需求迫切的行業大環境下,未來幾年污水深度處理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投資周期。傳統的污水投資來自于排污者付費,而再生水是使用者付費,為技術升級及估值溢價帶來了前提。膜工藝的應用與進步既是影響回用水升級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未來水務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實現路徑。相對傳統污水處理方法而言,膜法水處理技術具有出水質量高、治水效果穩定、分離能耗低等多項優勢。
為應對不斷提升的水質標準,多樣性膜技術組合工藝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其中,以雙膜法技術為代表的多種膜組合工藝能充分發揮各自技術的優勢,使廢水深度處理得以再生。而以“雙膜法”為代表的膜工藝處理水質高且穩定,占地面積大幅降低,優勢明顯。根據工業污水深度處理工藝,針對不同污水類型,常常將生化工藝與膜分離過程耦合,以達到提高微生物活性。目前來看,以膜技術為核心的污水資源化技術,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
污水的提標及資源化預期,也使膜市場有了想象空間。醞釀多年的污水資源化政策終于落地,打開了“十四五”期間行業市場空間。有觀點認為,膜技術是*適合資源化改造的水處理技術,水處理產業中*受益的莫過于膜處理市場。根據E20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再生水規模預計將達到8500萬立方米/日左右。隨著海水淡化、苦咸水軟化、超純水制備以及對微量污染物去除需求逐年增加,反滲透膜在膜市場中占比也隨之增大。
有專業機構分析認為,污水資源化持續推進,將會利好膜處理等相關產業鏈。未來隨著污水資源化、深度水處理需求增加,膜產業仍將快速發展。考慮到污水資源化出水指標要求更高,傳統污水處置技術或較難達到,預計未來膜處理等技術市場滲透率有望提升。微濾、超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處理與回用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同時,水處理膜材料市場應用也將呈現下沉化趨勢發展,將由單一發達城市為主,向三四線城市及城鎮農村。
污水資源化有望開啟的膜工藝及深度處理工藝市場紅利,值得期待。以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35%為目標,“十四五”期間污水資源化投資空間有望近千億。按照頂層設計要求,未來膜工藝在市政再生水設備投資中占比在50%—70%之間,對應膜設備投資空間945—1323億元。未來4年內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膜工藝總投資額約為1055億元至2110億元,其中膜材料銷售及換膜市場約333億元。未來,膜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既要在系統裝備擁有制造或集成方面的技術優勢、又要有工程經驗和運營能力。